2025年8月3日 星期日

靈界創傷症候群~你真的安全了,別再打開定位追蹤器




今年靈氣協會的大會活動,我投入了非常多心力,為每一位參與的會員針對核心議題,做能量調整與釋放。目的只是希望大家能有一次深刻的靈魂轉化。
 
但我也深深感受到,有些人靈性進度無法跟上,導致有很多重點我講不出口。

還出現一個我早有預感到的現象。由於活動場地是租借空間,我知道當講到「特定主題」時,線上參與會員很可能會被干擾,尤其是針對那些尚未完全顯化於表層的靈魂深層議題——這些議題牽動的不只是個人,而是整體集體潛意識與更大的能量系統。
 
果不其然,當我開始進入那些關鍵內容時,幾位線上參與的會員突然斷線、畫面卡住、連線中斷,而且都是發生在最關鍵的幾分鐘。這不是技術問題,是能量場的阻斷與干擾。
 
這些看似偶發的斷訊,其實就是一種訊號: 有些資訊,目前的集體場域還承受不住。 有些人,還沒準備好接住這麼深的光。 有些地方,會排斥真相的震動,直到我們集體提升到一個能量水平。
 
活動結束後,收到問卷的反饋與覺察只有3分之一,更多的是沉默與忽略。這再次印證了我內心的決定:未來不再提供免費的靈性輔導,只有真正準備好的人,才會走進真正打得開的場域。這是保護我的場域界線,也尊重所有人的靈魂意志。
 
接下來談到的主題,也是當天未端上桌的一部分。👇👇👇 
 
 靈界創傷症候群~你真的安全了,別再打開定位追蹤器

黑暗勢力所屬的靈界,是一個充滿低頻震動的場域,與高靈所展現出的光與愛的頻率不同。
 
當一個人經常與這類靈體互動,或曾經被附身,他的能量震動會不自覺地調整,與這些靈界存有同步。就像無線電一樣,頻率對上了,彼此才有可能連結與溝通。
 
我小時候很容易看到阿飄,是因為我們住在一間鬧鬼的老屋。

那段時期,我特別喜歡待在昏暗的房間,即使白天陽光透進窗戶,我也會下意識地拉上窗簾,因為待在黑暗中讓我感到安全。或許是這樣的習性,加上居住環境的影響,我很容易吸引靈體靠近,甚至我的身體狀況也逐漸走下坡,人際關係亦變得疏離冷漠。
 
國中時期,同學流行玩筆仙,很多人都請不出來,但我只要一靠近,幾乎每一次都能「成功」。當時的我並不知道,那其實不是能力,而是一種能量共振所導致的靈界開口。
 
我之所以能夠對黑暗無所畏懼,是因為靠著靈性工具拿回自己的力量,記得最後一次面對黑暗勢力,它們製造了很多幻象來動搖我的心。

在某一次的前世回朔,喚醒我身為戰士的部分記憶。

老娘打算豁出去了!這時我才驚覺!!原來它們只是紙老虎!
 
尤其是那些曾經歷過靈界干擾或被附身的人,在能量穩定之後,心裡卻仍會保有「防備」甚至「偵測」的習慣,這其實是在用意念再一次連結到那個頻率。
 
「這就像是撥了一通電話給靈界存有說:嗨,我在這裡。」

 
意念的焦點,就是能量的所在。
 
賽斯常說當下就是威力之點,在此刻,將信念、情感與想像力融合起來,就形成我們渴望的實相。
 
極度創傷者往往會有下意識的偵測習慣:
 
「咦~今天有沒有阿飄?有沒有什麼能量干擾?我是不是又被攻擊了?」
 
這樣的意圖,表面上看起來是保護自己,但實際上,卻是在把自己的意念頻率重新調到低頻靈界的那個「無線電台」。
 
無形中的你,發射出一通電報,告訴黑暗的靈界們:「嗨,我把定位打開了!我在這裡喔!」
 
這是被靈界霸凌後的創傷反應。你真的安全了,別再發訊號去吸引關注!
 
特別是曾經歷被靈附身、被靈體騷擾、甚至被能量霸凌過的人,即使後來透過靈氣或其他療癒方式逐漸穩定氣場,仍會有一種「習慣性偵測」的模式。
 
持續「偵測黑暗」的行為,有可能是來自前世深層的創傷反應—— 曾經被靈界霸凌後的恐懼經驗。這是一種 創傷型警覺症候群( PTSD——明明已經脫離危險,身體和靈魂卻還停留在警戒狀態,彷彿下一次攻擊隨時會再次發生。
 
而更深層的,是來自前世的「記憶殘影」:可能前世是被靈界利用的媒介,被迫通靈、行法或獻祭;也可能前世曾使用靈力傷人,今生帶著罪疚與害怕被靈界清算;又或者曾是靈界的工作者(巫醫、薩滿、僧侶等),曾經歷靈戰、靈體反噬、甚至命喪於靈界干擾中……這些都會造成今生對靈的「不信任感」與「過度偵測」。
 
所以即使今生想走向光,也會陷入一種無意識的「我必須隨時提防靈界」的能量模式。
 
這不是靠理性意識能理解的,因為創傷不是「邏輯問題」,而是「細胞記憶殘影」。
 
每天早上起來,先感覺一下今天有沒有不乾淨的東西?
 
路過某處,就直覺感應一下那邊的能量場是否怪怪的?
 
甚至在工作時,也總在搜尋:「是不是有誰在偷看我?」
 
這種行為,不是直覺,也不是高敏天賦,而是一種創傷後的警覺反射。
 
靈魂其實還卡在「那段被侵入、被控制、無能為力」的經驗裡。
 
我稱這種現象為:靈界創傷症候群。
 
靈界創傷不是幻覺,而是能量記憶
  
你可能曾經:

   小時候住在陰氣重的地方,容易看到靈體
   被靈體入侵、附身,或夢中反覆被壓、被操控
   曾幫別人驅魔、處理過嚴重個案,結果自己反被纏上
   接觸過靈修法門卻走火入魔,誤連接了不該連的靈體
   或前世曾經是靈媒、巫師、祭司、陰陽人,因能量失衡而導致身亡
 
這些經歷,不只是記憶,而是身體與靈魂的震動頻率會「對黑暗敏感」,你會感覺得到、甚至吸引得到,因為你曾經「活在那個頻道裡」。
 
那些聲音,不需要去回應
 
試想,當你走在都市的馬路上,耳邊會傳來喇叭聲、人群的喧鬧、引擎的轟鳴。這些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過,但我們習慣了。
 
一般人知道,這些聲音的存在與我無關, 不會因為每一聲喇叭就驚慌失措、拔腿逃跑。因為那只是城市的背景音。
 
然而,對那些靈界創傷尚未療癒的人來說,這樣的背景聲,卻會被誤解為「靈界的警示音」。
 
聽到喇叭聲!哇!那個車子要撞過來了!
 
聽到喧鬧聲!完了!那些人在罵我!它們打算集體攻擊我!
 
在他們的世界裡,每一聲風吹草動、每一個蟲鳴鳥叫,都可能被放大成:「是不是靈體靠近了?是不是有干擾過來了?」
 
我們所在的宇宙並不只有一個。
 
佛法中說,有八萬四千個世界,多重宇宙同時存在。
 
他們不是「靈感特別強」,而是內在的警報系統過度敏感。
 
靈界創傷症候群的人連走在路上都感覺不安全,如同馬路上的噪音就像靈界的低語呢喃,它一直都在,但我們並不需要去對噪音回應。
 
對曾經被靈體附身過的人來說,他們的「能量聽覺」會變得異常高度敏感,甚至處於一種創傷的過度警戒狀態,這才是讓他們無法真正「活在當下」的根本原因。
 
他們會不自覺的處在創傷模式裡 :「我好像又感覺到了什麼?」
 
「這個空間的氣氛怪怪的,是不是有東西跟著我?」
 
「我剛剛聽到的聲音,是不是靈界要來攻擊我?」

 
靈魂重生之路-靈界開啟過的門,不是關上就沒事了
 
許多曾經遭受靈界干擾、高敏人或被靈附體的人,在透過靈氣或其他方式進行脈輪修復與氣場重建後,表面看似平靜,但靈性層面仍殘留一條曾經被「打開」的裂縫。

這不是肉眼可見的,而是一種靈魂的能量印記。
 
就像某扇門曾經被撞開,即使關起來了,門板上仍留下裂痕。
 
而靈界的存有,是會「看到」這樣的裂痕的。
 
有些靈體會視這道裂縫為曾經的通道,試圖再次「扳開」入口,重新附身、投射意念,甚至再次嘗試接管身體主導權。
 
這就是為什麼,我會不斷的呼籲那些曾經被附身過、曾經出借身體進行通靈、曾經讓靈體「借道」的人:
 
別再跟靈界隨意交流!
 
別再出借你的身體作為通靈管道!
 
別再回應靈界旁敲側擊、試圖想讓你回頭的任何機會!
 
你之所以能夠逐漸康復回到人間,不是因為變得神通廣大,而是你逐漸回到屬於你自己的主權與頻率中。
 
當你的陽氣穩定提升、身體的震動頻率回到與大地之光共振的狀態,你自然就無法與低頻靈界契合,因為你已經不屬於那個頻道。
 
讓自己穩定在這個光的頻率上,不需要再測試、再開門、再證明什麼。
 
你若穩定在光的頻率中,黑暗自會退散。
 
你若選擇活在創傷,黑暗就會感知你還沒走遠。
 
你越懷疑世界危險,你就越容易被拉進那個危險的世界。
 
宇宙是靠震動頻率運作的,你一旦調頻到恐懼、防備、懷疑——你已經在對方的接收範圍內了。
 
而靈氣給我們的療癒,就是穩定自己的頻率場域,讓內在太陽(神性)不滅。
 
正如你無需偵測太陽會不會升起,每天早晨開窗,陽光就會進來。
 
你也無需偵測靈體是否靠近,只要你「在光中」,牠們自然無法靠近。
 
我們靈魂的創傷,有時來自今生、也可能來自前世無數次與靈界打交道的記憶。
 
今生我們走在修行與療癒之路上,不是為了再一次「戰鬥」,而是學會從內在穩定中活出力量。
 
靈氣是回歸高頻的一種方式,但更重要的是那份「信念」與「專注」——我信任自己是被光守護的,我的存在足以引領黑暗轉化,而不是反過來害怕被其吸附。
 
可以進行一次前世療癒或元辰宮的靈界空間調整,讓他「看見那個害怕從何而來」

害怕、恐懼只是一直把力量交託給靈界,讓黑暗勢力拿著你供養的力量再次來囚禁自己的靈魂。接著透過修復靈魂碎片的轉化,重新拿回靈魂的主導權。
 
每天靈氣療癒後,針對加強「脈輪特別是海底輪與眉心輪」的穩定如:海底輪:安全感與根源穩定,對創傷後的靈體驚嚇特別有效。眉心輪:能量偵測點,太敏感會引發過度警覺,需要「解除過度開啟狀態」
 
 
每當你又想偵測靈體時,對自己說:「我選擇穩定在光中,而不是開啟黑暗之門。」

「我信任「光」的力量比黑暗強大。」「我釋放對靈界的恐懼,我是自由的靈魂。」

不是你體質特殊,而是你的靈魂曾經傷痕累累,正走在重建力量的道路上。

願這篇文章,讓你重新記得——你不是受害者,你是帶著光回來的人。
 
 
圖片引用自網路



元辰宮是潛意識的承現 藉由調整屋內擺設,達到開運的效果,除了更動外,還要調整自身的心態生活態度、建立向思維、樂觀進取、內外一致、才能達到最佳效果。

靈氣療法並不能取代正統的醫學,請先尋求合格之中西醫師診斷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