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6日 星期四

愛抱怨負能量爆棚的人與財富絕緣

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?

跟某些人在一起時,總覺得渾身不舒服,好像整個能量被掏空;甚至與他們深交後,運氣下滑、財運不順?

上個月我女兒參加了一個朋友聚會,隔天開始很詭異的一連串怪事!

女兒在路口被對向闖紅燈的機車撞上,結果撞人的婦人倒地不起,把女兒給嚇壞了!  連忙報警叫救護車將婦人送醫。很慶幸的是,女兒事先有設下靈氣結界。

讓她在事件中只受了表層的物理衝擊,身體只有小擦傷跟機車些微損壞。而那個婦人骨折傷及脊椎必須躺幾個月,我們也沒想要追究責任,只要雙方平安即可,就當花錢消災過「痛運」。

 靈氣的防護其實就像能量濾網,能在外在事故與內在震盪之間保持緩衝。

當下我們以平靜的心來面對這場意外,不執著、不抱怨,能量就會停止惡化。

災難的解除,不在於金錢的多寡,而在於心的釋放。我們放下追究責任,等於切斷了業力循環,讓事件到此為止,不再擴散。

後來女兒才知道,朋友的運勢低迷到不行,盛情難卻的要請她吃飯,可能想看看女兒,看能否終止厄運,沒想到卻變成女兒受魚池之殃。

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相處,不只是情感與物質的交流,更是氣場與能量頻率的交換。當一方能量低迷、業力密集,而另一方能量穩定、亮度高時,就容易發生「能量轉移」的情況。

「運勢低迷」表示能量場正在混亂或塌陷;而我女兒因為靈光場乾淨,水往低處流的原理,反而成了「平衡者」,頻率自動對接,就可能出現「過運」現象。

這也是能量敏感的「靛藍人」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原因之一。

靛藍人(Indigo)通常具有高感知力與高度的靈性覺察,他們的能量場像極靈敏的「收音機」,會自動接收四周的情緒、思維與氣場訊息。

在人多的地方——

每個人都帶著各自的情緒波動:焦慮、慾望、怨氣、疲憊。

這些能量在空間中形成「集體意識場」

靛藍人若沒有結界或防護,就會瞬間共振吸收,感覺像情緒被擠爆。

因此,他們常覺得頭暈、呼吸不順、甚至心悸——其實是能量體過度擁擠造成的「靈性能量過載」。

靛藍靈魂的任務是「淨化與轉化集體能量」。

這意味著,他們會被宇宙安排去經歷這些場域的擾動,好讓他們學會:

如何不被能量吞噬、而是讓能量穿透自己再回歸平靜。

靛藍人的乙太層與情緒層非常薄、透明、敏銳——

這使他們能感應細微能量,但也最容易被滲透。

若沒有靈氣結界或光罩保護,在聚會、人潮、醫院、商場等「能量混雜區」時,

就容易被「吸附」或「共振過度」,甚至回家後出現情緒低落、疲憊、莫名煩躁的狀態。

靛藍人不該逃避能量,而是要學會駕馭能量。

他們的靈魂藍圖裡,藏著一份深層的任務:讓高維的光,能在這個世界穩定運行。

所以這種敏感,其實是禮物,只是還沒被正確運用。

當學會穩定自己的頻率後,靛藍人反而能在混亂的場域中「以靜制動」,化混亂為秩序,化低頻為光。

「能量敏感不是弱點,而是靈魂對光的回應。」

「當你能在混亂中仍保持平靜,你就成了世界的療癒者。」


能量吸血鬼

很多人害怕遇到能量吸血鬼,因為整個人的能量會被掏空。

人與人之間相處不只是情感交流,還有能量交換、磁場影響,這就是「氣場」。氣場不合,就會互相抵銷平衡。

負能量爆棚的人最大的特徵,就是永遠都在抱怨:

抱怨天、抱怨地、抱怨父母、抱怨老師、抱怨社會、抱怨國家、抱怨雇主、抱怨同事、抱怨家人,彷彿全世界都欠他。

他永遠是「受害者」,不曾反省自己,只會指責別人。

從能量角度看:

福氣是一種正能量,財運是一種吸引力。

而抱怨會讓心念變得負面、不滿、怨恨。這些負能量會不斷向外擴張,感染周遭環境與人。

中醫角度在五行中,「思慮」屬土,脾胃之氣主土。

長期抱怨的人,最容易傷脾胃。土虛則金不生,金主財。

脾胃不好之人,自然難聚財。我很常說:人體的財庫在此。

另外從氣場來看,抱怨者陰沉之氣重,容易吸走他人的陽氣。

陽氣被奪,精氣神耗盡,福氣與財運自然流失。

久而久之,與之相處的人也會被感染,變得消極、愛抱怨。

還有一種善於忌妒的人

這種人表面和氣,心裡卻充滿黑暗不平衡。

當他看到比他成功、幸福、順利的人時,心中就會生出強烈嫉妒。

嫉妒之火會讓他焦躁不安,開始在背後說壞話、破壞名聲、暗中設陷阱、挑撥離間。

從五行來看:

嫉妒屬木之氣,但若木氣扭曲,便成為陰毒、偏狹、不仁。

而木剋土,土主中正、包容與穩定。被克之後,人心不安,福報不穩。

這種人損人不利己,為了害人,寧願消耗自己的能量。

這是極不划算的能量消耗,會積累「惡循環業報」。

他們的福報越來越少,財運也越來越衰敗。

我曾經看過一位個案,他總是抱怨公司老闆給他低薪,覺得明明自己資歷深、做得多,卻比後來進公司的同事薪水還低。

他的心裡充滿了怨言,對同事、對工作、對整個環境都不滿。

彷彿全世界都在虧待他。

結果,他的身邊朋友一個個遠離,人緣越來越差,財運也越來越弱。

他仍在原地打轉,脫離不了貧窮與痛苦。

若他有一天願意轉念

學會欣賞他人的優點,而不是比較;學會感恩當下的擁有,而不是抱怨匱乏;

學會放下嫉妒與怨恨,讓心重新開放—

那麼,他的命運會自然轉變。

因為當一個人的心境從「怨」轉為「願」,頻率就從低振動的匱乏,提升到高振動的豐盛。

🌈 當你心懷感恩,宇宙就開始回饋你;

當你散發愛與欣賞,你的氣場就會吸引相同的能量。

命運,從不是外在的人事物在決定,而是你內在的振動頻率在塑造。

提升能量,就是改寫命運的開始。


金錢能量與情緒頻率——從「怨」到「願」的豐盛轉化

金錢與能量的真相

在宇宙的法則裡,一切都是能量。金錢、健康、人際關係、事業機會,甚至我們的情緒與思想,都是能量的不同形式。

當能量流動順暢時,我們感受到輕盈與喜悅;當能量阻塞時,生活就陷入卡頓與匱乏。

很多人以為金錢只是一種「物質的交易」,其實金錢是高頻能量的流動。

它像是一條河,流向那些懂得感恩、懂得分享、懂得珍惜能量的人。

而那些充滿恐懼、焦慮、怨懟、比較的靈魂,就像在河邊築起一道堵牆,再怎麼努力撈水,都無法長久留住財富。

金錢本身沒有好壞,它只是回應你的頻率。

你以什麼樣的情緒對待金錢,金錢就會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你。



金錢的振動頻率

在大衛.霍金斯博士的《力量對比之道》中,他以數字標示不同情緒的能量頻率。這張圖表說明得很清楚:

羞愧、內疚、恐懼、悲傷、憤怒、驕傲屬於低頻能量(20~175)

**勇氣(200)**是轉折點

滿足、意願、寬恕、理智、愛、喜悅、平和、開悟屬於高頻能量(250~1000)

能量的世界沒有道德評價,只有頻率高低。

低頻者看似努力,卻事倍功半;高頻者行動輕盈,反而財源自來。

金錢的震動頻率對應在「愛與信任」的範圍。

當你信任宇宙、信任自己的價值、信任自己能創造富足,你就在向金錢發出「我是安全的、我是值得的」訊號。

宇宙便以同頻的形式回應:新的機會、靈感、人脈與資源會自然出現。


抱怨是能量的漏洞

抱怨就像氣場中的裂縫。

你以為自己只是在發洩情緒,其實是在向宇宙宣告:「我不相信自己被照顧,我不相信世界善待我。」

這樣的頻率會吸引更多「需要你繼續抱怨」的事件。

於是,負面循環形成了:抱怨 → 頻率下降 → 運氣變差 → 更多抱怨。

反之,感恩是一種修補能量的力量。

每一次感恩,都像是在你的能量場上貼上一片金色的光,讓原本的裂縫慢慢癒合。

當一個人開始說:「謝謝老闆給我機會學習。謝謝同事讓我看見自己的不足。」

他的頻率就從「怨」轉為「願」。願意看見,願意成長,願意放下比較。

而命運,也從這一刻開始轉動。


有錢的人為什麼會聚在一起? 這不是社會的分層,而是能量的共振。

高頻的人談理想、談價值、談願景;

低頻的人談別人八卦、談不公平、談抱怨。

你有沒有發現——

越有錢的人,越懂得感恩、樂於給予;

越貧窮的人,越容易批評、害怕付出。

這並非天生,而是頻率使然。

高頻的人,心裡常想:「我怎麼能創造價值,讓更多人受益?」

低頻的人則想:「我怎樣才能從他人那裡得到更多?我害怕失去?」

一個以創造為中心,一個以恐懼為中心。

能量不同,自然無法共振。

當你開始提升頻率,你會發現周圍的朋友圈也在改變。

你會被一些樂觀、積極、有遠見的人吸引,同時也會自然疏遠那些愛抱怨、愛比較的關係。

這不是你刻意遠離他們,而是頻率自然分層的結果。


勇氣—頻率的轉捩點

在霍金斯能量表中,「勇氣(200)」是改變命運的分水嶺。

在這之前,我們被恐懼與怨恨牽制;跨過這條線後,我們開始負起人生的責任。

勇氣,不是無所畏懼,而是即使害怕仍願意行動。

勇氣,是在困境中對自己說:「我仍願意相信。」

當你開始對自己負責,能量就會重新排列。

宇宙會回應一個信號:「這個靈魂準備好了。」

於是新的機會、新的人脈、新的資源開始湧現。


從「怨」到「願」——能量的躍升

「怨」是一種收縮的力量,讓能量凝滯、生命閉鎖。

「願」是一種開放的力量,讓能量流動、生命擴展。

當你從怨恨轉向願望,你不再問「為什麼這樣對我?」

而是問:「這件事想教我什麼?」

這個轉念,就是頻率的躍升。

願意欣賞他人的優點,而不是比較;

願意相信宇宙的安排,而不是埋怨命運;

願意用感恩代替恐懼,用行動代替抱怨。

你的心一旦打開,金錢的能量自然流入。


宇宙沒有懲罰,也沒有偏袒,只有共振。

你是什麼頻率,就吸引什麼經驗。

抱怨的人,永遠看見不公;

感恩的人,總能遇見奇蹟。

金錢不屬於誰,它只會流向能與它同頻的人。

當你散發信任、愛與喜悅,

金錢就像光,會沿著你的振動軌跡,回到你身邊。

「當你停止抱怨,宇宙就開始為你加薪。」

「能量不說謊,你的頻率,就是你的命運。」

「感恩,是打開金錢之門的鑰匙。」

  所以 你今天感恩了嗎?


靈氣療法並不能取代正統的醫學,請先尋求合格之中西醫師診斷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