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住高樓,身體就開始「飄」?
因為人類的身體本來就是設計在土地上生存的。。
草原、森林、赤足、土壤,這些與土地的接觸,構成了人類幾萬年來最重要的能量循環。
土地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療癒場,它會讓人自然沉穩、安定、回到身體裡。但現代人從醒來到入睡,完全活在「離地三公尺以上」的空間:住家在高樓,辦公在高樓,連買東西、喝咖啡、聚餐都在空中。身體沒有跟著文明進化,我們的靈魂、氣場、脈輪、腎氣、腦波、神經系統,全都還是需要地氣才能保持穩定。
當腳的脈輪吸不到地氣,身體的能量會像被剪斷根的樹一樣開始往上飄。
中醫說腎為先天之本,而腎氣最重要的來源,就是地氣。地氣從哪裡進來?
就是腳底湧泉穴。當你離地越遠,地氣越補不上來,就像 wifi 離基地台太遠,訊號越來越弱。
腎氣弱的人容易怕冷、免疫力下降、脾胃變弱、睡不好、腰痠背痛、精神恍惚、情緒悲觀,這些通通是「缺乏地氣」的表現。
而且住高樓的人離大地磁場太遠,氣場完全無法自動校正。很多以為自己躺著睡覺是在休息的人,其實身體的能量根本沒有沉下來過。細胞需要地磁場重新排列、放電、重整,但你離地太遠,那個自然的修復系統完全啟動不了。久了就會出現情緒敏感、思緒混亂、心浮氣躁、胸口悶、心悸、腦波不穩等現象。
待在高樓層太久,會讓一個人的能量變得漂。
不是玄學,也不是迷信,而是我這多年來接觸學生、個案中反覆看到的一種「能量現象」。
那些住在 6 樓以上或更高樓層的人,大部分的氣場都有一種「往上散」的感覺。
以前我也住在11樓,白天會待在店裡10小時,晚上回家時會覺很沒有安全感,常常睡到半夜驚醒,噩夢是自己飄在半空中然後突然往下墜。所以只要遇到颱風天停班停課,不管當天外面風雨多大,在家用過午餐後都想往外跑,開車出去繞一繞或市區走走。後來我才知道,原來是「地氣回路」斷掉。
聽起來很玄,沒有科學根據。
假設把一個人長期吊在半空中,都不讓他碰到地面,久了他的能量會穩定嗎?
人類的身體機制,從來不是為了「長期離地」而設計的。
我們腳底的湧泉穴、腿部筋絡、骨盆……全部都是為了「接地」而存在。
你讓它長期沒有功能,身體當然會示警。
那些你以為自己「變得脆弱」的狀態,其實不是你變弱,而是:你很久沒有站在地上了。
我看過太多人因為沒有接地而生病
他們的共通點:
住高樓很多年、很少下樓、生活被包在大樓裡的人,
他們的氣場下盤幾乎都是虛的。
沒有接地,等於慢性自殺。
我看到很多住高樓的人都有這種狀況:
上半身累到不行,下半身完全沒力氣。
頭重腳輕、手腳冰冷、肩頸硬得像石頭、情緒飄來飄去。
問他「最近壓力很大嗎?」
他也說不上來,只說「我不知道為什麼,就覺得心很慌」。
其實他不是慌,他是浮。
有些人住久了,憂鬱、焦慮、睡眠障礙通通跑出來,還以為自己心理生病了。
但只要叫他去戶外公園走一走,整個人狀態就開始穩定回來。
我曾經遇過一個個案,一週七天待在 18 樓工作室,吃飯叫外送、購物宅配到家,連倒垃圾都有管委會處理,真正待在一樓土地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分鐘。
他的能量完全懸空。整個人像被釣竿吊著,氣場全擠在上半部,下半部幾乎停滯。
古人住平房、走路踩土、每天接地,是有道理的。
他們沒有科學名詞,但他們知道「腳底的力氣」是生命的根。
而我們現代人每天被困在水泥、鋼筋、磁磚、大樓裡,不憂鬱才奇怪。
每天花一點時間讓身體待在1樓,讓你的腳真正踏到地面。
不用赤腳也沒關係,就算只是待在一樓、到外面走走路、摸摸樹、踩個草地,你的能量重心就能扎根,能量場會漸漸校準回來。
現代人流行買在高樓層,其實是慢慢把自己抽離生命根基的生活。
多數人每天醒來、穿衣服、搭電梯、上班、回家、再搭電梯、關上門,然後一天就結束了。從頭到尾,你的腳真正接觸到土地的時間少的可憐,甚至有人根本不出門,外送一天叫好幾趟,連倒垃圾都交給管理員。
其實整個氣場長時間離開土地。以為自己只是壓力造成的疲累,但真正累的不是肉體,而是那條本來應該穩穩把你扣住接地氣的線斷掉了。
有些個案看起來是人生勝利組:有很好的工作、住在景觀大樓豪宅、上班地點又坐落在高樓玻璃帷幕的辦公室,但整個人還是覺得莫名疲累,因為氣場是空的、漂浮的。我觀察他們能量場,常常有一種違合感,這個人雖然在眼前,可是能量卻飄在頭頂上方的位置,像被風吹得搖搖晃晃。靈魂與肉體脈輪沒有對齊。
曾經有一個學生才三十幾歲,但整個人看起來蒼白虛弱,好像心裡背著一個沉重的包袱。他問我:「老師,我不知道為什麼,我每天都覺得心慌慌的。」
我問他住哪,他說住 19 樓,工作在 23 樓。這就是典型的「腳沒落地」。
他說常常半夜醒來,胸口悶得像有塊石頭壓住;白天眼睛睜著卻覺得頭腦像被霧罩住;明明沒有什麼壓力,卻覺得怕、覺得要崩潰;看醫生做詳細的檢查也正常,就是睡不好、心跳快、胃不舒服。
我只是淡淡問他:「你一天下樓真實踩到土地的時間有多久?」他愣住了,只擠出一句:「應該⋯⋯很少吧,就算下樓也是待個幾分鐘就匆匆上樓。」
童話故事反映的都是人類千百年「集體潛意識的原型」。
有沒有發現:
故事裡被關在高塔、閣樓、公主房、城堡頂樓的人,都有憂鬱、心悶、渴望逃離的情節。
為什麼?
因為古人早就知道——
離地太高,人一定會「心離身、魂離體」。
童話故事裡高塔不是奢華,而是一種「禁錮」。
沒有土地,人就會失去生命根氣。
你看那些故事:
長髮公主被困在高塔,不能接觸土地,也不能接觸人。她的憂鬱、孤單、渴望自由,就是典型的「能量沒有落地」。她只有等王子來,象徵「陽性能量」把她接回大地。
灰姑娘被關在閣樓,天天做苦工,但心永遠沉悶。閣樓象徵「能量被困在頭部」,沒有出口。
美女與野獸的公主被困在高聳封閉的城堡裡,她的情緒也在壓抑、孤寂、等待被釋放。
這些角色不是剛好而已,是古人早就看穿能量規律:
越高的地方,越遠離大地;越遠離大地,人越容易憂鬱。
所以故事裡的公主永遠在向下看、渴望出去、想逃離塔樓。
從能量角度更明顯:
高處 —— 靈魂飄、情緒浮、理智過度
低處 —— 心落地、氣安定、生命有根
而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發現:
你待在高樓越久,「怪怪的」的感覺說不上來是什麼。
那個怪,就是童話故事裡公主的孤單。
那個渴望逃離,就是靈魂想重新接地。
其實童話早就用故事告訴我們:
沒有土地,人會憂鬱。
沒有地氣,人會失根。
長期待在高樓,就像被關在高塔。
你不是公主,但你住在高樓的生活,其實就在重演那個古老的原型。
古人說「做人要腳踏實地」,這是身體真正的需求。你常常踩泥土、踩草、踩石頭,身體自然就會把能量往下扎根,可現在的鞋底都是橡膠。你的腳已經很久很久沒有真正碰過「地球」本身。
現代文明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方便、越來越快、越來越高科技,可是我們卻失去了一件我們以為不需要的東西,就是「地氣」。我們忘了,身體是地球的延伸。你離開地球越遠,你就越像一顆斷線的氣球。看起來還在天空,但其實沒有方向。
越來越多人出現癌症、免疫疾病、慢性疲勞,也不能說完全歸咎於住高樓,但你的身體、能量會說實話,你的睡眠也會說實話。
如果你住高樓很久了,你可能沒有發現,你的身體正在適應一種「失重」的生活方式。那種一直飄飄的感覺,就是你的身體在提醒你:你離土地太遠了。
其實要改善並不難,不用搬家改變生活。你只需要每天至少一次,把身體帶回一樓,把腳帶回地面。然後每天做「靈氣療癒」,因為靈氣可以把散掉的能量重新拉回身體。
很多住高樓的生病個案來找我,靈氣幫他們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那股飄出去的能量慢慢拉回身體。靈氣的能量會先在心輪擴張,然後慢慢往丹田、大腿、再往腳底拉。可以清楚感覺那股能量在幫個案「往下扎根並校準」。
甚至很多學生做完自我療癒後,都告訴我:「老師,我的手腳冰冷這麼多年,第一次感受到腳熱起來了。」
靈氣無法取代土地的能量,但靈氣能讓你「穩定」重新找回身體的自癒力,然後再去接觸地面,效果會加乘。靈氣是把你散掉的能量收回身體,而踩在土地上會幫你充電。
當你願意這樣做,你就已經在離開高塔的路上了。
真正的出口,不在雲端裡,而是在你腳底下的那片土地。
